内蒙古语境品牌顾问有限公司
备案号:蒙ICP备13000075号-1
电子营业执照

我要啦网站访问统计 
30day2021-03

执行力赋能——管理者如何激发个体自驱力

语境品牌定位咨询

01

管理困境:

随着95后、00后的新职场人逐渐进入职场,一些全新的管理难题出现在企业中。在和众多企业管理者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,我们发现了很多共性的问题,来看看你的企业,是不是也中招了?

现象一

制定好了标准,安排好了步骤,解释好了细节,但执行起来就是无法令人满意

现象二

不管工作做没做完,就盯着什么时间下班;不关注创造了多少价值,只关注能拿多少薪资

现象三

不关心如何解决,只关心谁对谁错;提点意见就拍桌子,一言不合就闹辞职

现象四

一心去做“要我干”,不去思考“我要干”;百分之百服从,百分之零创新

这些问题,究其根源,还是在于传统管理理念的迭代,用老一套的管理理念来管理新职场人,就好比父辈用他们的教育理念来管束青春期的我们,能听进去就不错了,没有几个人愿意照做的!

02

管理逻辑:

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强调无条件服从的执行力,是一种“严格要求”的管理思想,但是要注意:人们不会在被动的情况下,无条件的服从于某一个人或者组织。人们只会无条件的服从于自己内心的追求(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)。

因此,在破局管理困境时,要求领导者建立:组织与员工的“共同追求”,实现组织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、文化理念与员工的价值追求相互吻合,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建人性化的机制,以此激发员工的自我创造力,从而提升执行力。

而这个过程,就是赋能执行力的管理思维。其根本目的在于:激发个体自驱力,这就相当于火车与动车的区别:


发现了原因,找到了原理,那么应该如何激发个体的自驱力呢?

03

思维赋能:

思维一:构建商业人格

何谓商业人格?曾效力于美职篮的姚明曾给出过最完美的示范:

初进NBA的姚明在球场上经常受到不公的待遇,在一次比赛中,对方球队的海伍德不停使用肘击等大幅度犯规动作试图激怒这名NBA菜鸟,裁判也视而不见,而姚明始终保持了一个谦虚的态度,高效的完成了比赛。

在赛后采访环节中,记者就此情况询问姚明在场上如何保持心态,姚明答道:无论对手是否犯规、裁判是否公正、伙伴是否有问题,对于比赛来说,这些都毫无关系,你是职业球员,你的观众只要求一个结果:得分、篮板、赢下比赛!


同样的道理,企业中存在各种问题,老板不懂管理、同事不配合,产品有问题、客户太挑剔、领导者无能,但这都不是不提供结果,不创造价值的理由。拿了工资,就要提供相应的结果或价值,平等交换,天经地义!只要在企业一天,就要为企业创造价值,一切外在的条件都是借口,只有商业的公平交易原则支撑我们的行为!这就是商业人格!


思维二:百分百责任

有这样一个问题:

情况一:你闯红灯,你被撞了!谁对谁错?谁承担责任?

情况二:车闯红灯,你被撞了!谁对谁错?谁承担责任?

在很多培训的场合问这两个问题,得到的答案很值得深思

情况一,大部分人认为:是我闯红灯,我错了,我来承担责任!

情况二,大部分人认为:是车闯红灯,车错了,应该是司机承担责任!


而事实的情况是,法律意义上的责任自有警察来评判,而责任本身呢?无论是谁的对错,无论谁受到了惩罚,都不能改变你受到的损失,你被车撞死了,这个结果是你百分百的在承担!

在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,大部分是把对错等同了责任,很多人在说负责任的时候,往往是在纠结谁对谁错,认为只要错不在我,我就不应该承担责任,而这样的心态并不能改变问题本身,因为所产生的代价和后果,只有你自己承担。


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工作,出现任何问题先去想谁对谁错,这样会在行为和心态上产生推诿和责难,但即使对错分的清。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,没有获得自身的成长这些责任,承担的人只有你自己!这也是中国儒家倡导的: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!


思维三:结果导向

管理学中一个很著名的例子:三个石匠在工地干同样的工作,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?

第一个石匠答:我在打工赚钱养家

第二个石匠答:我在做最好的石匠活

第三个石匠答:我在盖一座大教堂

用管理学的角度来解释:

第一个石匠:用劳动换取合理的报酬

第二个石匠:用精益的专业实现个人价值

第三个石匠:用目标导向实现组织目标


从每个人的人生角度,无论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都无可厚非,但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,第一类是要果断淘汰的,第二类是核心要讨论的问题,追求专业水准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尺,但不要只以专业水准来评估是否奖励或升迁,否则就会抗拒以经营绩效为最终目的,产生各自为政,分崩离析的离心力,丧失事业心!


因此,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,并通过赋能员工结果导向的执行理念,是赋能型领导者的必修课!


思维四:客户价值导向

在很多场合我们提问,公司的客户是谁?大部分管理者的回答都基本一致:为我们支付服务费或者终端的顾客。而当我们问:你们自己的客户都是谁?很多的管理者就很难回答了。

其实答案在很多管理学理论中给出了答案:除了外部客户,还有企业的内部客户,包括你的老板,部门之间,甚至是你的下级员工,都是你的客户。


明确了这一点,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你会发现,决定你个人价值的,并非是你服务了多少外部客户,还有在企业内产生价值交换的其他组织或个人!

再进一步讲:客户的需求在哪里,我们的价值创造就应该在哪里!内部客户之间的价值创造更高效,代表了内部交易成本的降低,也必然能够为外部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,这样企业的利润自然能够保障!


语境观点

关于如何提升新职场人的职业素养,破局新时代的管理困境,我们通过揭示现代管理的底层逻辑,以及解读管理者需要赋能员工的四项思维,进行了详细的解读。希望对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有所帮助!